施耐德电气尹正:数字化是被低估的碳中和武器

12月3日,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出席2021新浪财经金麒麟论坛ESG峰会,针对“碳中和重塑产业新局”主题,发表数字化技术推动碳中和的经验与洞察。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

在峰会上,尹正表示:

非常高兴参加新浪财经金麒麟论坛。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碳中和重塑产业新局”,这点施耐德电气非常认同,并希望成为推动力量之一。施耐德电气早在2005年就把可持续融入到战略核心,在推进可持续方面有自己的一些探索和思考,今天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众所周知,当前全球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危机,中国也进入了以“3060双碳目标”为导向的低碳新时代。为了减少碳排放,全球政府、机构、企业和组织在积极多项措施,主要集中在三大关键途径:发展可再生能源、电气化和能源效率提升。可以预见的是,在碳中和背景下,产业将越来越低碳化、电气化,且更加数字化。

其中,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的关注。2021年,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且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到202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量,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约48左右。

电气化是减少碳排放另外一个重要方式,包括城市供暖和交通领域的电气化。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6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03万辆。

需要指出的是,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虽然给大规模减碳带来了希望,但仍需要时间推进。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全球须在2040年前减少50的碳排放,甚至减少更多。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40年新能源约占全球能源40。同时到2040年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20升至40,从速度上来看不足以马上缓解愈演愈烈的气候危机。

那么,什么是当下最有效的武器?

从目前来看,最快速、最有效的减碳路径就是提升能源效率,但这一路径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全球大约80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于能源消耗,60的能源管理效率低下,能耗提升空间巨大。最近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也把能源效率提升作为碳达峰一个重要指标,指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而提升能源效率,数字化技术是最重要的武器。首先,数字化通过衡量与分析碳排放数据,能带来能效的大幅度提升。在施耐德电气全球41个国家的230个客户项目中,通过数字化技术,碳足迹实现了最高50、平均20的优化,在节能降耗方面实现了最高85、平均24的优化,效果十分显著。比如施耐德电气为太古地产分布于多个城市的近200万平方米的6大商业综合体项目提供的数字化能效方案,助其每年产生近千万元的能效相关收益。

其次,数字化能促进新能源发展。面对清洁能源波动性较大的特性,数字化技术能促进清洁能源的优化配置与消纳,同步提升双端的能效水平。例如,我们为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旗下欣美电气打造的以微电网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屋顶光伏、储能、柔性负荷的预测和优化控制,欣美电气2020年新能源发电量年度增长146、年度新能源渗透率提高至70、年度电费总支出节省30以上,帮助欣美电气率先获得浙江省企业首张“碳中和”证书。

第三,数字化还能促进产业链协同减碳。碳排放打破了系统边界,对企业而言,供应链上下游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比自身运营更多,而数字化也是实现端到端可持续发展的最 佳利器。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正是通过数字化打通了从采购、生产到交付的端到端价值链,创造的价值远超实体工厂范畴,因而不久前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端到端灯塔工厂”。

最后,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是可以立即大规模使用的技术。与发展新能源和电气化等其他减碳举措相比,数字化技术不仅绿色、能带来经济回报、且能立即大规模推广使用。这种普适性对于遏制愈演愈烈的气候危机至关重要。相比《巴黎协定》提出的1.5摄氏度控温目标,目前全球气温已上升了1.2摄氏度,留给我们的时间已非常有限,需立刻采取行动。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施耐德电气在能源管理和数字化两大优势加持下,承诺到2025年运营层面实现碳中和、2030年运营层面实现净零碳排放、2040年端到端供应链实现碳中和、2050年供应链运营实现净零碳排放。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也期待利用自己的数字化技术和可持续方面的丰富经验,助力中国产业在数字化升级的同时迈向碳中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