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天津港集疏运通道项目部开展党员读书班交流会

  10月15日中交一航局天津港集疏运货运专用通道项目部开展党员读书班交流会,会上观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交一航局天津港集疏运货运专用通道项目部书记李朝辉、项目经理宋军主持会议,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各级党员参加会议。

  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回顾党的理论探索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篇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与实践高度关联,不断在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又在推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创新发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各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鲜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指引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具体而言,在价值理念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同马克思主义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高度契合;在思维方式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等朴素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内在一致;在行为方式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躬行践履”“经世致用”,与马克思主义“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等实践观点具有共通之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