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深山,以信仰之名

坚守深山,以信仰之名

一、大山深处的坚守

这里是柯周坑工区。这里距离最近的城市驱车前往也需要一个多小时,并且从工区到最近坐车的地方也需要走上四公里多的山路,山路崎岖难行,布满石头的小路穿梭在原始的森林当中,有时还会看见路边的茂密草丛中一阵窜动。那是我们经过,惊动了丛林中的小野兽。

秋天的柯周坑,凉爽静逸。在群山的环抱中若隐若现,山林郁郁葱葱,饶慧彬与我谈起了他的经历。

1989年那年他18岁,怀揣着对未来的理想,加入了铁路。那时候的他刚参加工作,便被分在了鹰厦线一个叫五十六工区(元当坑)的地方。远离家庭,一人独自在外。我很好奇问饶慧彬当时是怎么坚持的,难道没有想过放弃吗?饶慧彬说:“那时候的我没有想过放弃,作为年轻人就要肯吃苦耐劳……”在艰苦的五十六工区,他一干就是三年。

1996年,他被派往麦园维修工区,他也就在这时候认识了他的妻子。在麦园维修工区是饶慧彬的工作经历中,唯一靠近小镇的地方。

1998年,过了两年幸福日子的饶慧彬有了自己的孩子,而这一年他刚好被调动,前往打虎坑工区担任班长。再一次来到了离家很远的深山老林中坚守岗位,他说从那时起,我对家庭的亏欠就开始了。饶慧彬说到这眼里满是对家人的愧疚。“在打虎坑的那段时间,每次和家里通话妻子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总是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能说着快回家了吧,快回家了吧……”

云图片

图一  通往柯周坑工区的路

眨眼间,孩子已经慢慢长大。也逐渐开始叛逆,在饶慧彬一次回家的时候看见孩子的学习成绩,对着孩子发火了。可是孩子却说:“你常年在外工作,又不管我学习。我学习,你管过吗?奶奶和我生病都靠着妈妈一个人照顾,你都不回来,就知道工作。”饶慧彬一时间被儿子说的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可以忍受深山孤独的男人,在此时却忍不住,内心对儿子的亏欠。这是一份深埋在饶慧彬内心最深处的愧疚。

1998年到2010年是饶慧彬最艰难的岁月,母亲逐渐的年迈,孩子逐渐的成长,妻子独自照顾家庭的委屈。谁人会不想回家?只不过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坚守罢了。随着母亲身体每况日下,自己却不能床前尽孝。这是饶慧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遗憾,饶慧彬说:“大山深处需要有人坚守,而我的家也需要有人坚守。越是困难的时候,家里越需要经济来源……”作为一个男人的担当,他坚守在深山工区,兢兢业业的完成每一天的工作,忍受着思念家庭的孤独。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他的妻子,理解支持他。默默的照顾好家庭,等待着丈夫回家。这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才能够支撑起坚守深山的寂寞,独自照顾家人的委屈?

二、以信仰之名

2010年,饶慧彬在经历了漫长的考察后,终于被党组织吸收,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从18岁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饶慧彬在思想上,行动上向积极党组织靠拢。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他用整个职业生涯来证明。

在他的身边,在那个大山里,很多人来了又走了。饶慧彬说:“已经记不清楚带过多少个徒弟。”他模糊地数着:“应该有十几个吧!他们从这里走出去,去到别的岗位,或者离开了这一行。”

但是他对每一个徒弟的要求都一样,学好技术之前先学做人,要树立好正确的工作态度。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精益求精,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差一点也不行!

云图片

图二 仔细检查轨道

作为一名党员,他这样要求着自己,同时也把这种要求和精神传承给他的徒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其中也包括了饶慧彬的孩子。如今他的孩子已长大成人,逐渐理解了父亲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追随着他父亲的脚步,积极投身到铁路建设中。饶慧彬在深山中默默的坚守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他用32年的实际行动刻画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真实模样。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身边的人,将这种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示给大家。他没有说话,但他用他的行为告诉着后来者,如何做好一名铁路工人?如何做好一名共产党员?如何在平凡的日子中熠熠生辉!为这个世界发挥出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

有人说,人最耐不住孤独,但是在饶慧彬的身上,我看见了最纯粹最坚定的信仰,这种坚定的信仰可以战胜孤独!他说:“我还不是最艰苦的,我只是千万个铁路人之一,我只是千万个铁路人的一个缩影罢了……”

致敬所有在平凡日子中坚守的大家,我相信坚守的平凡终会被岁月酿成伟大。在我的眼中,这就是英雄模范,这个英雄模范诞生于32年平凡岁月中的默默坚守!

“干一行,爱一行,要把手中的活干精细了。”

“我不去,他不去,大家都不来谁来守护这条奔驰的大动脉呢?”

饶慧彬的话,在我的内心中回响着。他让我明白了,英雄模范并不是要在某一天干出某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在每一天坚持干好自己手中的小事。坚持不懈,当有一天回头再看脚下的路时,它会因为岁月的沉淀变得伟大!这种伟大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会鼓舞着这条路上的我们,激励着我们后来人砥砺前行!(作者:孙宇)